“教育”一词来源于孟子的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”。
常说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初始教育之地,且是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。子不教,父之过,父母的受教育程度、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,使幼儿拥有什么样的性格、是否具备学习能力等等占据了主导因素,如果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出现问题,教育机构的作用其实很微乎其微,只能通过循序善诱的方式让孩子改变。因此,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,青春期的教育,个性意志的形成,生活习惯,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至关重要!
拿捏有度,管束有道
从学习方面,家长要实施恰当的“软硬皆施”。如今社会不断进步,数码智能产品也不断普及了广大家庭,大多数高中生、初中生以及小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,父母忙于上班,没有太多精力管制孩子,他们寒暑假唯一的“正事”便是打游戏。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,也严重降低了孩子的社交能力,身为家长与其放任不管,不如给孩子报个补习班或者网上补课,每天固定几小时上课,几小时娱乐,劳逸结合,这样不仅能巩固温习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,还能让孩子在放假期间拥有充足的娱乐生活。合理的教育与合理的约束,方能造就学生黄金比例的成长!
以身作则,品行兼得
从品德方面,父母对自己严格要求,给孩子做出表率,这是至关重要的,对孩子最好的影响,不是来自父母的说教,甚至不是来自父母有意识的言语和行动,相反,它来自父母无意识的言行,来源于生活中父母的真实样子。而想要培养孩子的品德,首先父母的得做到民主平等,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。比如说当孩子出现问题时,家长首先要了解清楚情况,再和孩子以平等的视角,就事论事进行讨论。对于孩子的一时不接受、不认同正确的思想,可以暂时放置,不要因事件和观念之争转为“我是家长,我为你好,你必须听我的”。同时,家庭又是一个整体,不能各自为政。总要有人当家长,来领导家庭,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,为孩子塑造当家独立的形象,从小为孩子建立为人父母的责任。
尊老爱幼,有礼有貌
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,直接取决于父母对待长辈的态度。想要给孩子培养好的品德习惯,应当从小抓起,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,当父母有病时,孩子应主动照护,替他们接待客人等。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,哪怕是吃饭时摆碗摆筷子!日常生活中,除了课外书,要给孩子阅读一些好的读物,像《人物传记》、《爱的教育》、《读者》这些杂志或书籍都是不错的!
摆脱古板,创新进取
现今很多企业都会抱怨招聘来的大学生没有一点思想创新意识,虽然学历都不低,但很难成为企业真正有用有价值的人才。因此很多家长会埋怨学校的教学思想太死板,学生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在实践之上,实践中精益求精。
其实,一个学生的创新思想,不仅仅只是单方面校方的问题,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因素也息息相关。学校方面,理应贯彻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相结合理念,定期带孩子参与一些活动,报一些英语、奥数或者钢琴等等。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在实践中得到融汇贯穿,这样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现场实践以及应变能力,并能从中汲取经验,开拓创新思想。
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有句网络名句说的好,只要是人做的事,就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!或许教育存在纰漏,但还有弥补瑕疵的机会!教和育是相辅相成的!教,是为了祖国花朵未来拥有一技之长,育,是为了祖国花发展、成长、成熟!立足社会,报效祖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