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今往来,教育不仅是历代人都为之看重的大业,亦是当今国家根本之大计。而最近我们深信的传统教育却受到“智能时代化”的抨击,衍生出中小教育是否走向“电子教育”的问题。师生、教育部与家长三方议论不休,网上吃瓜群众也忍不住你一句我一句,一时之间难分秋色!
教育部观点:明确禁止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和手机QQ等方式布置作业,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”并且列举了《教师法》《义务教育法》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(2008年修订)等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教师需要认真批改作业,认真辅导学生。
教育者观点:使用电子网络软件布置作业以及转发消息非常便利,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。且电子网络教学是时代的发展,运用于学校是益大于弊;可以学习互动,接受新颖性,易于学生接受。
家长方观点:虽然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,但也滋生出一些弊端。如教育作者的懒惰性,将批改、审查等任务“过渡”给家长,极大增加的了家长的生活负担,抛开生活工作繁琐时间紧不说,对于孩子的作业家长会不会也是个难题。
吃瓜群众一号:批改作业可公布正确答案、过程即可,因为过程不是单一的。吃瓜群众二号: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角落,于是有些“聪慧过人”的同学便充分利用了科技的能力,遇到难题,直接百度-复制-粘贴,可谓是行云流水。而当学生享受到网络的便利后,便会变本加厉的耍这种小聪明,完全背离的学习的初衷,最终的责任与后果该归咎于何方?
其实归根结底,我们身处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、更朝换代的科技生活中,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网络只是工具,发挥出利弊完全取决于使用者,网络拥有丰富的知识,学生遇到难题时,老师不再,家长不会,这时网络的优势自然彰显而出;反之家长看管不当,学生过度依赖答案,学习能力自然下滑。因此利与弊该如何抉择、如何判断、如何把控才是问题的关键点。
对于教师而言,师德与责任是重中之重,丰富自己业余休息时间,占据家长休息时间,也是不可取的。作业就是检测报告,家长或外教参与学生作业,只会产生恶性循环。家长只管作业做完与否,时刻知晓孩子实际学习水平即可。对于作业的对错,理应由教师看管,深知每位学生的基础,作出不同辅导,进取讨论、发言、结合网络授课,深挖传道受业解惑之精髓,方可成为一名品质兼优的教师。
学生自控能力较差,作为老师、身为家长理应“各就其职”,利用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相结合,找寻共赢共进的交合点,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人才。